高性能异构计算相关知识

HPC I


​ 投了几个 HPC 岗... 虽然不是科班出身,但个人觉得 HPC 还是挺有意思的(尤其是自己写 CUDA kernel 加速几百几千倍,那种成就感简直...)。HPC 的魅力之一在于,反馈非常及时:某种优化策略可能可以瞬间带来 profiling 时某一项的提高(比如 throughput, speed 等等)。我自己搞 rendering 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尝试一些小的 tricks (比如SSE啥的,毕竟多线程这种东西根本不用我写... 随便拉出一个线程池来都是自带 scheduler 的...),感觉过程中还是能学到很多东西的,对 CPU/GPU 的各种设计也能有更深的理解。

​ 本博客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相关知识(第一部分)以及我觉得我可以回答的一些问题。这周先面了DAMO再说...


1.1 底层计算加速知识

  • 为什么经典 CPU 有五级流水线,里面有什么类型的hazard,怎么解决的:

  • 解答这个问题,主要知道 CPU 的流水线模型。CPU 执行代码一般都是按如下的方式:(1)取指令(2)取数据(3)执行指令(4)写回。假设我们有大量计算需要进行,实际上可以:

  • 取指令(1) 取数据(1) 执行指令(1) 写回(1)
    取指令(2) 取数据(2) 执行指令(2) 写回(2)
    取指令(3) 取数据(3) 执行指令(3) 写回(3)
    取指令(4) 取数据(4) 执行指令(4) 写回(4)
  • 我的理解:每个这样的简单阶段都需要花费一个时钟周期,所以如果我们把这四个阶段标注为 A, B, C, D,实际的执行顺序会是:A1, (B1, A2), (C1, B2, A3), (D1, C2, B3, A4), (D2, C3, B4), (D3, C4), D4。看起来好像还是串行的,那么为什么流水线化就有好处?因为被骗了,可以这么理解:调用(call)一个指令,一般只要一个周期,但是指令完成(complete),时间是不定的。比如 B1(第一次取数据),cache miss,则可能花费几十到几百周期。在此期间,CPU 可以选择直接开始执行 A2。A2 完成了如果 B1 还没有完成,则 B2 会停下来等 B1,整个流水线停住(流水线停滞)。

  • 如果要更清晰地理解,请看下面将 GPU stream multiprocessing 的图 (Figure 1.1)

​ 所以为什么要五级?越多看起来虽然越好... 但是:(1)硬件复杂度与设计、实现成本。流水线多了硬件自然就复杂了,而且功耗可能还会变大。(2)会提高流水线停滞的风险:越多指令进入,就越有可能产生数据依赖与竞争。这是一方面:不能太多,多了也不好。自然,也不能太少,少了则无法做到 latency hiding,吞吐量也上不去,指令级并行(Instruction Level Parallel)效率也就不高。

​ 五级是骗人的... intel i3/i5/i7 很多是 14 级。

​ 里面的另一个概念:超标量处理器(super-scalar)。超标量处理器表示此处理器可以同时(真正的并行,而不是并发)执行多条指令,比如:

1
2
3
4
ADD R1, R2, R3     ; 整数加法指令
SUB R4, R5, R6 ; 整数减法指令
MUL F1, F2, F3 ; 浮点乘法指令
DIV F4, F5, F6 ; 浮点除法指令

​ 以上四条指令可以一起处理。可以认为是一种“硬件层面的多线程”:

  • 并发:同一时间段内处理多个任务。不要求某一个时刻多个任务在进行。单核也可以并发(时间片轮转),非超标量处理器的指令执行模式一般就是并发。强调任务之间的协调与调度。
  • 并行:同一时刻处理多个任务。超标量处理器可以同时处理多条指令,所以是并行模式。强调任务之间的同时执行。

​ 关于 CPU 流水线中可能出现的 hazard,本文罗列一下三种:

  • data hazard:数据依赖性:一个指令依赖于另一个指令的数据,但对应指令尚未完成,使用的错误的值进行计算。

    • RAW(read after write):指正常情况,第二条指令执行需要在第一条指令执行完成之后,写入了某个区域再读取(最常见的,比如说连续计算)。当出现乱序执行或者超标量执行时,顺序可能会变,导致 read before write(相当于使用旧值)。这种情况在compile time一般无法处理,需要在run-time 处理。因为对应的数据依赖是 compile 不可知的。

    • WAR(write after read):这种情况正常时,是读取完对应区域的值后,再用新值覆盖之。结果出现 hazard 时,还没有读某个区域,就已经覆盖了对应区域。导致读到的值过新。这种情况一般可以通过 register renaming 在 compile time 就解决了。

      1
      2
      1. ADD R1, R2, R3   ; 将R2和R3相加,并将结果存入R1
      2. LOAD R2, [MEM] ; 从内存中加载数据到R2寄存器

    • 比如上面这个例子。R2 是会发生 WAR hazard 的寄存器。实际 register renaming 时,renaming 会将 R2(load 指令)替换为一个实际的物理寄存器地址(本来是逻辑寄存器)。是的 ADD 的 R2 与 LOAD rename 之后的寄存器对应不同的物理寄存器,避免了 hazard

    • WAW: write after write。指对同一处内存的两次 write,顺序错了。比如应该是指令1先 write,指令2 覆盖。结果由于乱序导致指令1 的结果覆盖了指令2(正常人写不出这样的指令,因为这样的指令必然导致一个指令的结果被覆盖,一般都是乱序发射和超标量引起的顺序改变导致的)。所以也可以在 compile-time 进行 register renaming。

  • control hazard:主要是逻辑跳转不加处理时,流水线不知道之后应该往哪一条路走。一般来说,control hazard 引入的是控制逻辑的依赖,会导致流水线停滞。处理方法一般有两种:

    • 分支预测:预测对了就不会有问题,相当于没有分支,流水线不会停。而如果预测错了,只能清空流水线了。所以... if else 能不用的地方就别用。GPU 不喜欢,CPU 其实也没有多喜欢。branchless 的 二分查找都比有 branch 的快很多。
    • branch delay slot: 之前计组课说到了。主要意思是:分支指令执行一般需要比较长的时间,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处理分支指令附近无依赖关系的指令(比如先做个预取)。实际实现时,就是在分支指令后插入(调整位置)对应的指令,使得分支指令执行时,流水线可以继续处理。
  • structural hazard: 指资源竞争。比如 IO 设备,DMA总线,ALU 等等。比如:两个计算指令,只有一个 ALU,那么两个指令只能排队。这种情况就只能去设计一个好的调度算法,并且注意资源复用性。

  • CPU 内存管理模式:RAII (C++, Rust), GC (Java, Python) 简介

​ C++ 与 Rust 是编译型语言,内存的使用与释放都需要显式定义。虽然引入 RAII(资源获取即初始化)之后,“显式”并不那么突出了:

  • std::vector 你知道其底层怎么分配数据的吗?代码全部将这一块藏起来了。实际是其对应的 allocator 进行的,其析构实际上是对应变量超出生命周期后,自动进行的(析构函数的调用是由编译器插入的,比如插在 delete 后,或者超出生命周期位置)。
  • 但对于编译器而言,什么时候申请与释放,大多数时候都是确定的。

​ Java 与 Python 是解释型语言(Java 是 JIT,其实还挺快的,Python 属实... 那什么)。这两种语言使用的内存管理模式是 GC (garbage collection)。因为执行是动态的,变量的生存周期难以确定,只能找个捡垃圾的人,不断地问:你这水瓶还要吗?不要我捡走了。但 Python 和 Java 的操作不一样:

  • Python 的 GC 感觉挺像 std::shared_pointer,是有一个引用计数的。但是引用计数坏就坏在存在循环引用,循环引用还会比较恶心:假设 A 要 B,B 要 C,C 要 D..., Z 要 A,就成了一个大环。Python 会有一个查环的机制,如果查到一个环,并且没有外界引用,相当于瓶子开会,瓶子们希望保留别的瓶子,那捡垃圾的哥们可不管这么多,发现都是瓶子互相依赖就捡走了。
  • Java:从某个根对象开始,标记所有变量是否可达。如果不可达(没有引用关系),就回收掉。

​ 所以 GC 本身会占用一定的算力:一般是以一个后台线程或者进程实现的。GC 会定期检查不需要的内存(或者在用户指定时,比如 del 可以触发 GC。慎用,小变量就没必要了,大内存回收可以手动)。

​ 下面我们来讲讲 C++ 的 operator new 与 delete 与系统调用 malloc/free 的区别,以及 operator new / delete 是怎么实现的。

​ 可以这么认为:new 是个更强力的 malloc。底层也有 malloc,但 new 会多做这么两个事情:

  • operator::new 会调用对应对象的构造函数。malloc 就只有一块内存(没有经过 initialized的)。相当于:std::vector::reserve 就在申请一块未初始化的内存,emplace_back 则会原地初始化。
  • operator::new 会抛出异常:如果申请失败,会抛 std::bad_alloc,相当于一个带 try / catch 的 malloc,malloc 失败就返回一个 NULL。我们可以指定 new(std::nothrow) 来模拟普通 malloc 的模式(失败返回 nullptr)。

​ 同样地,free只清除内存分配空间,不调用析构函数(所以,如果有特殊析构就GG)。但 operator delete 一般不会抛异常,除非析构函数抛异常(说是,我们应该避免在析构函数里抛异常)。注意,我们一般不会说 delete 有什么异常(exception)特性,但除调用析构函数之外,与 free 还是有一些其他区别:

  • delete [] 会逐数组元素调用析构函数。
  • delete nullptr 什么事都不会发生。nullptr 是 delete-safe 的。但我们不能 free(NULL)。

​ 最后提一句,为什么要避免在析构处抛出异常:析构函数首先需要保证一件事情:任何时候都可以成功完成,不会被打断,应该是 noexcept 的(C++ 的一个隐式声明,析构一般都是 noexcept(true) 的)。一旦被打断,可能会导致未定义行为以及调试困难:

  • 部分析构:某些动态内存没有完成 free,直接泄漏了。某些文件句柄没有 release,直接泄漏了。
  • 调试出现很大的问题:抛出异常时,调用栈一般会开解(回想一下:调试的时候,出现了异常,异常会按照调用栈不断向上抛,抛到一个合适的 entry point,可以被异常处理机制捕获到,此时,与异常相关的一些变量全部会存在内存中),但如果是析构函数,调用栈开解前可能释放了部分内存,导致调用栈的上下文信息不完整。

​ delete 行为与析构关系很大,一般delete抛的错误是析构函数抛的。delete 失败(比如 double delete)一般是出未定义行为,可能会抛异常,也可以直接段错误了。

  • 光线追踪哪些部分是 memory bound, 哪些是 compute bound,如何设计以及优化:

Memory bound:

  • 光线与场景求交。求交操作本身很简单:AABB 与光线求交就没有特别难处理的计算,而光线与面片相交本质是求一个线性方程组(重心坐标u, v 以及光线方向距离 t,三个值我们都需要),计算也不难。但不同的 BVH,AABB,面片以及 object 信息,在内存中的位置可能非常分散(即便使用了一定的访存优化)。此部分很容易引起 cache miss。
    • 化分树线性化。BVH 树,或者 KD 树通常的构建方法是基于指针(指向左右孩子),这种方法会导致内存非常分散。当光线求交时,我们总是顺树去查:从根到对应的叶子,而跨度大可能造成 cache miss。如果将树展成线性的,比如中序遍历输出或者是先序遍历输出,所有节点保存在连续的内存中,可以提高访存效率。相应地,对应的面片数据也可以按同样方式划分。同样,存成 AOS(这里 SOA 效率不够),AOSOA 感觉也不用考虑。
  • texture fetching 也是 memory bound:光线每次击中的位置都可能非常不一样,不同核(对应不同cache)可能每次拿到的光线也不一样(基于thread pool,可能没什么规律,tiled-based 会好一点)。而一般每次 texture 都只取一个 texture map 上三个孤立点:texture 经常变,texture mapping 的点也经常变。
    • 怎么优化呢?AOS 和 SOA 需要权衡。比如 texture 一般是 SOA 的(R G B 分别存),但光追 texture mapping 每次就取几个 离散的 RGB,所以 RGB 连续会比较好。否则不同通道之间还可能需要多次传输,可能还会存在 cache miss。
    • tiled-based:分块渲染。块内的光线方向差别不大,在光追时,击中的位置相对集中(相对,相对于本次取 (0, 0),下一线程取 (H - 1, W - 1))。可能可以带来更好的 cache coherency。
  • Path guiding: 在线学习的 EM 过程是 compute bound(用于迭代的数据比较集中,取一次迭代多次),但采样 / 空间划分的时候是 memory bound。这个怎么提升不多说了,方法差不多。

Compute bound:

  • 采样算法:比如 microfacet 模型吧:\(FGD / (4\cos\theta_o\cos\theta_i)\),F 是菲涅尔(不是特别好算,但已经算不错的了),\(D\) NDF(一般来说是一个复杂的函数),G(也是一个复杂的函数)。分母还有两个 cos(不是 cos 就是点积)。而且有的时候需要 MIS(多种采样策略,每一种都试试,最后加权),我论文里的 distance sampling 就是典型的 compute bound。

  • 其他时候,光线追踪中的 compute bound 并不多。BDPT 中的 MIS 算另一个,但那个就很复杂了,而且很难说清楚是 compute bound 还是 memory bound (vertex 内存分散,但计算本身又需要循环)。

  • 怎么提升? compute bound 一般都很难通过 trick 提升。计算复杂是没办法的,特别是与数学公式有关的。只能找一个更好的理论,或者找更好的算法。否则只有近似这一条路。我们一般不讨论 compute bound 问题的提升方法,因为非常 domain/task specific。

  • GPU 光追,需要考虑哪些问题。这里需要知道 texture memory 和 constant memory 的具体用法了,以及去看一些别人的设计。

  • 负载不均衡问题:可以使用 tiled-based rendering 解决(local tile 的负载一般比较均衡,除非场景的几何在图像域的变化非常大)。在实现代码的过程中,需要尽可能避免分支。比如 DrJIT 以及 taichi lang 其实都有对应的条件选择函数,实现 branchless 值 selection。现代 GPU 有 ptx 指令集的 SEL 指令,我们也可以实现 masking,也可以通过条件表达式来做到这件事。

  • texture 与 常量内存使用的问题。constant memory 不用多说,constant memory 适合存小块的且经常访问的内存(比如,光源信息,相机信息,全局场景介质信息等等),关于 constant memory 为什么快,看 3.2 节的内存访问模型。texture memory 我们说得很少(我自己没用过),texture memory 需要经过 CUDA 绑定为 texture 对象:

1
2
3
cudaArray* cudaTexArray;
cudaMallocArray(&cudaTexArray, &cudaTexDesc, width, height);
cudaBindTextureToArray(texRef, cudaTexArray, &cudaTexDesc);

​ 先分配一个 Array(多维数组),后将 texture 绑定在对应的 Array,将会生成一个 texRef (纹理的引用),可以用 float value = tex2D(texRef, x, y); 来 query。注意,此 query 自带硬件 lerp(可以设置方法),而且还可以通过 cudaTexDesc 设置 mip-mapping(牛)。texture memory 可以使得 text fetching 这件事简单一些(效率更高)。光线与场景求交就用 RT-core 吧!剩下的采样... 写在kernel里。

1.2 底层计算加速知识

  • SM 以及之后的计算组织层级

​ GPU 的内存模型还稍微好写一点,执行模型就有点不行了... 感觉自己老是分不清楚 SM, SP 这些概念。

Figure 1.1 GPU execution model 

​ SM 是一个执行器,一个 SM 只能同时处理一个 block(所以说,为什么要 block 内部线程足够多)。如果线程不够多,相当于我们给一个庞大的工厂提供了一个简单的任务,而工厂维持设备运转是有成本的(高负荷生产一小时也是X成本,低负荷也是X成本,那理所当然应该高负荷),需要工作尽可能填充对应的机器。SM 是最顶层的计算单元,一个 SM 将会有很多 SP(stream processer)。而由于一个 SM 处理一个 block,那么可知,一个 SP 处理的是 block 的一部分,那么是哪一部分? 很容易想到:warp。我们可以这么认为:

  • 一个 SP 通常只有一个 IP(instruction pointer),所以一个 SP 只能在同一时间处理同样的指令,有同样的行为。如果遇到 branch (warp divergence),就必须有一部分线程被 mask 掉,处于暂时 idle 状态,直到待会儿需要的时候继续执行(串形化)。
  • 顶级 SIMD 思想:只有数据不一样,指令是一样的。

​ 注意,SP 和 warp 一样,都是硬件概念。 warp 是 nvidia GPU 中任务执行的基本硬件单元(不是 thread 哦),thread 是基本的软件单元:thread (软件端)定义了一个 warp(硬件端) 的行为 --- 写 CUDA 的时候都是定义单个 thread 的行为,而不是定义单个 warp 的行为,因为 warp 内部确实是允许有不同行为的(分支):

  • thread:编程模型,软件端的最基本单元
  • warp: 硬件模型,执行指令的最基本单元

​ SP 一般包含三个大组成部分:

  • warp:被执行的“指令容器”(相当于一块可编程的电路)--- 被执行的硬件单元
  • 执行单元:ALU 等 --- 配备给 warp 中的每个 thread(软件行为层面的概念) 的:相当于 warp 有 32 个 lanes,每个lane可以容纳一个线程(包括指令流,上下文,寄存器与内存状态),对应 lane 会提供 ALU,寄存器等。
  • 存储器:包括寄存器、cache以及对应的内存。

​ 对应地,block 也是一个软件概念:由于 block 相当于任务(包括其逻辑与指令),其执行器是 SM,也即:硬件端 SM 的资源限定了 block 的任务能用多少资源。则 block 在进行设计时,需要考虑 SM 能给多少寄存器、thread lane:

  • thread 的软件概念就是 a stream of tasks, 硬件实现就是一个工人。warp 就是这32个工人的小车间,SP 会提示这32个工人要做什么(通常,都只需要广播,因为大家做的事情都一致)。block 就是某个对应订单(block 打包的所有 thread 对应的人物)的大车间,大车间内只有有限个工人(thread 限制),有限的袋子(寄存器)以及有限大小的大箱子(共享内存),以及一个超大,但是超慢(当然,工人们要走过去)的工厂库房(global memory)
  • 当一个任务过大时(一个大车间干不完),那么就划分成多个 block(多个大车间一起):同时要保证划分合理:
    • 一个车间工人过多,会导致袋子不够用(寄存器,比如出现寄存器 spilling 问题,工人 A 的袋子不够用了,就只能先往工厂库房里存,之后再取出来),且也有可能根本站不下那么多工人(超过 thread 数量上限)
    • 一个车间工人过少:不能极致压榨!工人 8 小时工作里面摸了四小时鱼。我开灯要钱吧?开空调要钱吧?放这么多袋子,你也用不了多少。

​ 那么 stream 是做什么的?stream 是个软件概念,CUDA 中描述的是执行任务的机制。还是太抽象了,stream 描述的内容本身就不是一个 kernel call 了,而是多个存在依赖关系的 kernel call。如果两个 kernel call 本身不存在依赖关系,则可以直接并行,由 GPU 调度:直接调用完 A 调用 B,因为 A B 不存在依赖关系,且 kernel call 在不 synchronize 的情况下,是异步的,A 和 B 会被送到不同的 SM 同时执行(几乎,可能A稍微快一点,毕竟A先被call)。而存在数据依赖就不能这样,我们必须老老实实:A结束,GPU 层级的 synchronize,之后调用 B,synchronize,... 直到所有顺序化的工作完成。而这样实际上是不太好的:会出现短板效应。

  • A kernel call 完成并且 synchronize 取决于 A 最慢的执行单元花了多长时间执行。直到所有执行完毕,才能继续。

​ stream 所提供的好处就在于:我可以把大的任务划分为小份,小份任务内部是自动串行自动同步的,而小份任务之间可以并行,任务之间又不存在依赖关系。实际上可以用这样的图表示:

Figure 1.1 stream multiprocessing

​ 可以看到,这种情况还是节省了很多时间的,因为不同 kernel 对应的短板不一定是一起出现的。

​ 感觉今天算是完全理解了 stream 这个简单的概念:

  • stream 适合用在具有依赖关系的任务上。不具有依赖关系的可并行任务,当 kernel 被调用时,我们可以手动将其映射到不同的 stream 上,以实现多个 kernel call 的同时执行。千万注意,不是同时调用

    • A 与 B 之间,不管有没有 synchronize,只要 A 和 B 在同一个 stream(包括默认的 default stream),A 和 B 执行就会顺序化。synchronize 只会让 B 在 A 执行完成之后调用。看下图:

      Figure 1.2 synchronization

    • 所以,要让两个函数并行调用很简单:别同步就行。但要并行执行,需要至少在不同 stream 上(相当于不同的 task queue 上),为什么说至少?软件可以开很多 queue,硬件够不够是另一回事。

    • 此部分和 Hyper-Q 有一定关系,可以联系起来说。

  • 单个 kernel 就别划分为 streams 了,没必要,控制好 block 数量就行。别瞎 jb 加花,我研一上学期写的 CUDA 就有这种傻逼操作:

1
2
3
4
5
6
for (int i = 0; i < 8; i++) {
rayTraceKernel<<<lidar_ray_blocks, DEPTH_DIV_NUM, shared_mem_size, streams[i]>>>(
sid_ptr, eid_ptr, angles_ptr, dists_ptr, flag_ptr, i, segment_per_block,
((i < 7) ? segment_per_block : last_block_seg_num), &oct_ranges[i * ray_num], lidar_param.x, lidar_param.z, pose.z
);
}

​ 你说你一个 kernel 分啥 stream 啊,还多次调用。而我大三写的 CUDA 却没有(虽然不是多个 kernel,是 GPU + CPU 代码,也算拆分成不同块,并行执行了)。所以我感觉我写 CUDA 这么久,到现在就没有真正是用过 stream。所以回到打比方上,stream 是什么呢?

  • 单 stream:大家都做完同一个工作,再进入下一个工作。理所当然地,有些小车间快一些,就会停下来不做事。

  • 多 stream: 给车间分组,只要整个组做完了,就可以整组进行下一个工作。

  • Hyper-Q ? 这是啥,有人的面筋上有这个。Hyper-Q 的基本思想是:当 kernel 明显无法对 GPU 有很好的利用时(occupancy),CPU 可以选择同时并行地执行多个不同的 kernel(kernel call 的 并行化)来使得 GPU 利用率提高。由于 CUDA 的 kernel call 都是 async 的,可能执行起来比较简单。注意 Hyper-Q 的 pipeline behavior:

    • 没有 hyper-Q 时,同一个 kernel,即便 stream 不同也是不能并行的。因为没有 hyper-Q 时只会有一个 hardware queue。同一个 kernel 的不同 calls,放在不同的 stream 内,也会压到同一个 FIFO 结构中。

      Figure 1.3 false dependency (来自CUDA官方一个讲Hyper-Q的文档)

    • 执行顺序是从右往左。注意 kernel 的启动顺序刚好与执行顺序一致(FIFO):

      1
      2
      3
      4
      5
      for (int i = 0 ; i < 3 ; i++) {
      A<<<gdim,bdim,smem,streams[i]>>>();
      B<<<gdim,bdim,smem,streams[i]>>>();
      C<<<gdim,bdim,smem,streams[i]>>>();
      }

    • 由于 B 依赖 A,C 依赖 B,所以AB不能并行,BC不能并行,C和另一个stream的A可以并行。最后会形成这一效果:

    • 无 Hyper-Q:长流水线。这是因为 A 与 B 不能并行,只有 B 被 call 时,才会查看队列中是否有可以同时 launch 的 kernel。

      Figure 1.4 false dependency (来自CUDA官方一个讲Hyper-Q的文档)

    • 有Hyper-Q:

      image-20240331002412345

      Figure 1.5 no false dependency (来自CUDA官方一个讲Hyper-Q的文档)

    • 理解 Hyper-Q 的关键是任务输入队列的模式(FIFO),A1, B1, A2, B2 是输入顺序。A1 如果和 B1 存在数据依赖,那么 B1 的 kernel call 一定在 A1 完成后才进行。B1 kernel call 之后,由于不存在依赖,可以直接开始尝试 call 下一个 kernel,这时 A2 才能被调用执行。

  • GPU 的内存结构:

Figure 1.6 Nvidia-GPU memory hierarchy

​ 重点说一下不常见的以及一些 memory copy 机制:

  • L1 cache:首先,修正一个误区,register spilling 会首先与 L1 cache 有关(不会一溢出就往很慢的 gmem 里存)。注意,L1 与 shared memory 是在同一物理区域的(设计与电路都是一样的),我们动态设置的 shared memory 实际上就是从 L1 中抽取了部分可用空间。1

  • Constant cache: read-only cache,read only 的大块区域会被放在这里。但是... 为什么是 per SM 的?

    • Constant Caches - are special caches pertaining to variables declared as read-only constants in global memory

    • 说是 global memory,怎么跑到 SM 里面去了?难道别的 SM(block)不可见?明白了... 要用 cache 去理解。cache 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加速更满的memory 的存取。L1 的存在是为了和 global memory(以及其上的 L2)打交道,也存在命中,写回等操作。而 CUDA 的 constant memory 是基于 global memory 同样的 DRAM 存储实现的(相当于,DRAM 有一块专门存 constant memory)。所以 constant memory 也比较慢,需要一个 constant cache 来专门加速与 constant memory gmem 的数据交互。当 SM 的所有线程都访问同一个gmem 地址时,对于 constant cache 最友好,因为此处被取到 constant cache 之后,就可以不断被其他线程快速读取重用(broadcast)。
  • L2 cache:L2 已经是 SM 外的 cache 了,是存储多个 SM 中,需要来回在 local shared memory 以及 global memory 中交互的数据。

  • Texture and constant memory:都是 read-only。但 texture memory 是 cache 在 L1 里的,只有 constant memory 是 cache 在 constant cache 里的。所以,为什么 constant memory 稍微快一些?(1)有 broadcast 机制(而且一般都可以用,常量嘛,很多情况下都是全局的)(2) 有单独的 cache,不用和别人抢,所以 cache miss 更少。

    • 注意 texture memory 与 CUDA 的 texture object 没有直接的联系(后者有硬件支持的bilerp)。
  • 注意 CPU 甚至还有 L3 cache... 牛逼。

  • 关于更多 GPU model 介绍,可以看这个 [^2]

1.3 CPU/GPU 加速技巧

  • CPU 与 GPU 概念的对应性2
GPU 概念 定义 CPU 等价概念
thread thread 是软件概念,别忘了:分配给一个 CUDA core 的指令流与数据。相同的指令作用于很多线程(SIMT) N/A,惊讶不?
CUDA core CUDA core 是硬件概念:执行 SIMT 指令流以及数据的基本单元。 vector lane(SIMD 指令中的向化概念)
warp SM 执行并行任务的基本单元:相同指令,作用在不同数据上(小车间)。 vector(SIMD 指令中的向化概念)
kernel 需要并行处理的任务(所有任务的集合) thread(s):软件概念,一个任务可以分配到很多 threads 上,与 kernel 一样。
SM, streaming multiprocessor 核心处理单元,处理 block 的单元。 core
  • warp-level 原语的妙用3

​ 三类原语:

  • 数据交换:最常用的是 __shfl_xxx_sync (shuffle)类,剩下的还有一些很有趣的,比如 warp vote function:__all_sync (相当于在warp 之内做一个 bool 类型的 reduce,如果有一个 thread 是 false,那么所有 __all_sync 都会返回 false),同样还有 __any_sync(任一则1),还有 __uni_sync (唯一则1),需要说的,没那么 straightforward 的是:

    • __ballot_sync ,这个相当于是:提供了一种统计方法,对于给定的线程(warp内),只要其条件成立(predicate = true),就会把结果对应的那一位设成1(32位int),相当于:多少predicate为真就多少位。则用 __popc 可以计算 32位 int 中有多少为 1。
    • unsigned int __match_any_sync(unsigned mask, T value);: 给定一个 value,返回线程符合 mask,并且对应 value 等于当前输入的 value 的线程id(以mask形式返回)。
    • unsigned int __match_all_sync(unsigned mask, T value, int *pred); 这个比 match any 复杂一些:如果所有 value(mask线程)都一致,返回对应的 mask(... 不就是输入的 mask吗)且设置 pred = 1,否则返回0 且设置 pred = 0... 感觉没啥用的函数。
  • __activemask,就这么一个原语。此原语会返回当前(时刻,调用发生时)有多少线程是 active 的(有些可能因为 branching 什么的非 active)。这个原语用来做什么... 我一开始以为只返回有多少线程是 active(数),但实际返回的是一个 mask:哪一位是1,对应的线程就是 active 的。这就很有用了,我可以使用这个 mask,在仅 active 的线程之间传输数据。

  • __syncwarp:每个 warp 在这里会进行一次同步(为什么要这样?),何时需要 warp 级别的同步?warp 级别的同步一定是做了非同步的 warp 操作才需要吧。注意,__syncwarp 接受一个 mask:代表我可以只同步某几个线程,比如:

    • 我们已知 __syncthreads 不能写在条件语句内,因为 predicate 只要为 false,对应线程永远无法到达 __syncthreads,产生死锁。、
    • 而有了 __syncwarp,我们可以指定:在 if 内,先调用 __activemask,对对应线程同步。else 内再先 __activemask,之后同步。
  • 我TM看了 CUDA-C-programming guide 的 API 文档才知道,warp reduce 根本不用自己用 __shfl_xor_sync写,有对应的 reduce 函数:
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5
    6
    7
    8
    9
    10
    11
    12
    // add/min/max
    unsigned __reduce_add_sync(unsigned mask, unsigned value);
    unsigned __reduce_min_sync(unsigned mask, unsigned value);
    unsigned __reduce_max_sync(unsigned mask, unsigned value);
    int __reduce_add_sync(unsigned mask, int value);
    int __reduce_min_sync(unsigned mask, int value);
    int __reduce_max_sync(unsigned mask, int value);

    // and/or/xor
    unsigned __reduce_and_sync(unsigned mask, unsigned value);
    unsigned __reduce_or_sync(unsigned mask, unsigned value);
    unsigned __reduce_xor_sync(unsigned mask, unsigned value);

    • 不过注意,是 int 和 uint。float 还得自定义(int/uint感觉范围并不广,在一般的科学计算里比例较小吧)
  • warp 操作很多,甚至有 warp matrix multiplication(mma_sync)以及一大堆 warp 矩阵操作4

  • CUDA 奇技淫巧简记

​ 这里只做一个记录。对面试没有什么太大帮助,毕竟面试官估计不会考这么细:

  • 你知道 CUDA 可以写一些帮助编译器优化的原语吗?比如:
    • void * __builtin_assume_aligned (const void *exp, size_t align) 告诉编译器,对应的 pointer 至少有 align 个对齐的字节。对齐:起始地址是某个值的倍数,比如 4, 8 等等。 对于对齐的数据,访问可以更快(显然,比如一个float,如果其高8位在对齐float的第八位上,而后低24位在第二个对齐float的高24位上,相当于 float 被从第一个 Byte 处切断了,float 数组的起始地址是 第三个 Byte)。一般来说,我们会希望:64位数据类型对齐到 8 的倍数上,也即起始位置是 8 * k 个 Byte 处,32 位则对齐到第 4 * k Byte。这个原语可以让编译器认为某处就是对齐的,直接按对齐的走。
    • void __builtin_assume(bool exp),通过 exp 告诉编译器,与 exp 相关的表达式肯定成立,你信我,直接按照这个先验来优化。比如我们告诉编译器,某个索引不会超过某个值,编译器就会尝试去根据这个已知信息优化。
    • long __builtin_expect (long exp, long c),比较离谱... 写在 if 语句里帮助分支预测(???离谱)的。相当于:我有一个条件判断:比如 if (i > 0) 这样的,我可以告诉编译器,啊 i > 0 大多数时候都成立,你按 i > 0 去预测最保险。
  • 请简述一下 CPU/GPU 下对算法并行优化的方法和思路,可以给一些具体的设计例子吗?如果能结合项目最好。

​ 直接说的话是很虚的:

  • CPU 端,使用线程池(手写)或者 OpenMP 来管理任务。将任务划分成一个个包进行自动调度。尽量避免手动调用 std::thread,用 std::async 可能都比直接 std::thread 优雅。线程池可以高效利用并行资源(内部一般包含一个队列,一个 mutex 和一个 condition variable,实现 enqueue 和 pop 两个函数即可,通过模板化技术以及函数指针(或者是函数对象)可以实现非常灵活的任务执行器)。

    • 例子1:渲染器使用的就是线程池的实现。是这样处理的:首先将需要渲染的 images 划分为 tiles,一个 tile 内可能有 16 * 16 或者 8 * 8 个像素。每个像素都需要进行 path tracing (计算光线在场景的弹射,并且累积 radiance contribution),则可以启动一个线程池,每次提交的任务就是像素渲染:只给定像素坐标,场景、光源等信息在一个全局区域,所有线程可见(或者提供引用或指针),此外提供一个渲染函数(用lambda 打包的),输入除了像素坐标之外还有一些辅助信息,并且按引用捕获 RGB buffer。每个线程负责从给定像素 trace SPP 条 paths,累积值到 RGB buffer 对应位置。尽管进行了 tiling,光追的算法逻辑决定了不同线程之间的负载必定有比较大的差异,所以用任务队列来管理,避免手动同步(如 join)带来的overhead 以及不灵活的问题。
    • 例子2:本科时做过的几件事情。(1)Robomaster 大二开发基于优化的灯条2D位姿优化,计算误差的时候就可以 OpenMP reduction。(2)大三大四写的激光雷达仿真器也是直接 OpenMP 对 for 循环并行的。
  • CPU 端,尽可能使用 SIMD 操作(一次读取多个多字节数据,比如 4-8 个 float,这算是一种 burst mode?burst mode 描述的不是这个)。SIMD 的作用不用多说。

    • 本人论文的 DA-based distance sampling,做 RIS 时,由于 DA 的计算是 compute bound 的,我用 AVX2 指令加速了一下(快速向量exp,向量乘加以及存取)。
  • CPU/GPU 端:尽量使用无锁数据结构。pthread 库以及 windows 线程库在操作 mutex 结构(加锁,解锁都是系统调用)时都会进入内核态,进入内核态这个操作可能带来巨大的延迟。有些库,比如 TBB 确实提供一些别的方法,比如自旋锁(spin lock),自旋锁就是那种一直轮询状态的锁,虽然不用进入内核态,但会引入 CPU 占用的问题(开几个空转的 while (1) {} 试试,相当于 CPU 时间片全部花在在这里转了,如果里面有 std::this_thread::sleep,时间片还能被让出去)。所以,能避免锁的地方,最好避免锁。比如用原子操作,CUDA 和 C++ atomic 是有硬件支持的,所以不用锁实现。Taichi lang 估计也不用使用锁,毕竟都有硬件支持。

    • 原子操作:研究生阶段用得很少,基本上会尝试避免原子操作。CPU 端的例子基本没有了(我项目里很少用 std::atomic,机器人队里的需求有一点,但都是边缘化的),GPU 端的例子挺多的:
      • flash attention 的实现(我自己的实现版本),使用 atomicAdd accumulate softmax 的分母。
      • GPU z-buffer:不同 block 将对应的深度图片段(可能重合)进行合并时,用 atomicMin 求深度图每个位置的最小值。
  • 访存优化。这我不多说了,访存优化对是否并行都很重要。访存优化对于 GPU 性能提升尤其重要:控制 cache 行为,利用多级、不同速度的存储这件事,CPU 端没有给那么灵活的操作方式,而 GPU 提供了:shared memory, thread local memory (register), constant memory, global memory 这些,如何将数据复用部分的访存优化到极致,是 GPU 访存优化的重点。

  • 尽可能解除数据依赖性(说了等于白说...?怎么解除)

  • Nsight Compute: 性能分析,和 nv-prof 的关系是什么?我用过 nvprof(可视化 kernel stream occupancy),也用过 ncu(可以提供命令行输出的分析以及建议,说到建议,nvprof 也会给)。如果面试问,如何使用这样的工具去查看自己的 kernel 性能如何,应该怎么说?举个例子,我对我从未 profiling 过的 SGEMM(通用矩阵乘法)进行 ncu profiling,输出如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void sgemm_kernel<(int)128, (int)128, (int)8, (int)8>(float *, float *, float *, float, float, int, int, int)
Section: GPU Speed Of Light Throughput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DRAM Frequency cycle/nsecond 6.43
SM Frequency cycle/nsecond 1.35
Elapsed Cycles cycle 5,864,329
Memory [%] % 43.74
DRAM Throughput % 9.06
Duration msecond 4.34
L1/TEX Cache Throughput % 87.49
L2 Cache Throughput % 22.96
SM Active Cycles cycle 5,209,056.57
Compute (SM) [%] % 22.37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WRN This kernel exhibits low compute throughput and memory bandwidth utilization relative to the peak performance
of this device. Achieved compute throughput and/or memory bandwidth below 60.0% of peak typically indicate
latency issues. Look at Scheduler Statistics and Warp State Statistics for potential reasons.

Section: Launch Statistics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Block Size 256
Function Cache Configuration cudaFuncCachePreferNone
Grid Size 512
Registers Per Thread register/thread 253
Shared Memory Configuration Size Kbyte 32.77
Driver Shared Memory Per Block byte/block 0
Dynamic Shared Memory Per Block byte/block 0
Static Shared Memory Per Block Kbyte/block 8.19
Threads thread 131,072
Waves Per SM 7.11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Section: Occupancy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Block Limit SM block 16
Block Limit Registers block 1
Block Limit Shared Mem block 4
Block Limit Warps block 4
Theoretical Active Warps per SM warp 8
Theoretical Occupancy % 25
Achieved Occupancy % 24.97
Achieved Active Warps Per SM warp 7.99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WRN This kernel's theoretical occupancy (25.0%) is limited by the number of required registers See the CUDA Best
Practices Guide (https://docs.nvidia.com/cuda/cuda-c-best-practices-guide/index.html#occupancy) for more
details on optimizing occupancy.

​ 首先介绍这个概念:GPU Speed Of Light Throughput,指的是理论极限(speed of light 指速度上限,很生动吧,速度的物理极限是光速)。可以看出,我们这个 kernel 花在计算的时间上只有 22.37%,而 memory 占比(显存访问)为 43.74%(比较低),访存问题还是很大的。所以,GPU 才会说:" This kernel exhibits low compute throughput and memory bandwidth utilization"。compute 占比低,看了一下我写的 NCU profile 矩阵向量乘法,结果发现 compute 占比还是很低(22.39%),可能是正常的,说明这个任务本身就是 memory bound。

(SGEMM) This kernel's theoretical occupancy (25.0%) is limited by the number of required registers See the CUDA Best Practices Guide。

​ SGEMM 有一个较大的 local 数组(8 * 8),但好像也不至于用了特别多的 register?我看到 Registers Per Thread 都 253 ...,这么离谱?SGEMV (矩阵向量相乘) 竟然只用了 18 个resgister,所以一个 block 里的活动 warp 可以很多...

​ 所以总结一下,可以先看这么一些内容:

  • DRAM Throughput:小于 60% 时访存都有一定问题

  • L1/L2 cache throughput: 过小说明 cache miss 比较严重,看看内存访问 pattern 是不是比较没有规律。

  • Occupancy 部分:theoretical occupancy 与 achieved occupancy。

    • SGEMM 例子中,occupancy (theoretical) 受到了 register 数量的影响。但我们如果想通过减少一些 local 变量(比如,去掉几个 int xxx 之类的)就减少 register 使用,是不太可能的(naive)。register 使用量将会受到指令数量影响:register 会被隐式地用于保存一些计算的中间结果,越是复杂的代码,使用到的 register 就越多。比如:

      1
      gmem_addr = gmem_base_b + ((kid << 3) + tile_r) * n + tile_c;

    • 你说上面这段用了多少寄存器?不只是有名字的变量如 gmem_addrtile_c 之类的,中间结果通常需要被保存(一些右值)。

    • 我们如果想要限制 register 用量,手动调整一般不好,因为这都是编译器设定好的,编译器没有那么笨。控制编译器数量意味着有些中间结果无法被存下来,需要重算,则反向增加了指令数量(时间开销)。这也是一种 trade-off 吧。

  • 矩阵相乘、转置、相加优化(element wise 怎么优化?),矩阵。

​ 矩阵相乘是有大量数据复用的。在优化矩阵相乘时,一般通过分块的方法(tiling),分块相乘后相加即可。一般在 GPU 的实现中,对于大矩阵相乘(\(A\times B\)):

  • Thread coarsening: 一个 thread 可能需要同时处理输出矩阵的多个位置(比如 8 * 8)。我们以 8 * 8 为例:
  • 一个block 处理一个大块:比如 128 * 128(输出),每个线程 8 * 8 则对应 16 * 16 = 256 线程
  • 输入:由于输出的某一块,是A的某几行(与块行数一致)与 B 的某几列(与输出块列一致)相乘获得,除非中间维度特别小,一般来说我们在 thread 内部用循环将中间维度拆分为多个块。比如最终为 128 * 8 大小的块(从 A 中取出),以及 8 * 128 的块(从 B 中取出)。本例子中,由于有 256 个线程,我们可以每个线程负责复制 A 块的 4个值以及 B 块的四个值(FLOAT4 优化)
  • 块存在 shared_memory 中(因为块还是比较大的)。每个线程计算的结果存在local 数组中(register)。

​ 对于矩阵和向量相乘,注意使用 warp reduce 就行... 之前是用 shuffle 手写,现在 int 可以直接 reduce 了。

​ 矩阵相加(element-wise)操作:注意,element-wise 操作一般是不会涉及到数据复用的。所以优化空间其实不算大,一般就是:(1)thread coarsening (2) 在 thread coarsening 的基础上,连续传输(FLOAT4)(3) coalesed memory access(非常重要)。

​ 矩阵转置:CPU 明显是可以分块去做的,但 GPU 为什么要分块?为了提高缓存一致性:GPU 也是有 cache 的。我自己写了 CPU 和 GPU 分块/不分块的实现,见(1024 * 1024 float 矩阵转置) transpose.cu。如果从 CPU 计时看,差不太多(大概 10-20% 速度提升),但是从 NCU profiler 的结果看,GPU 分块的实现只需要大概一半的 cycles 数就能完成。CPU 端的话,一般分块是 7ms,不分块是 10ms,提升也挺明显的。

  • cache 相关:

​ cache 每一个 cache line 包含 3 个部分, 分别是什么作用?与 cache 的实现相关,回忆一下计组:

  • tag(标签):cache 肯定需要保存对应数据在主存中的地址,tag 中一部分重要内容就是主存地址(毕竟需要写回之类的)。访问 cache 时,第一步就是与缓存中所有标签对比,以确定是否命中缓存。
  • data(数据):必不可少,缓存存的就是数据。若判定缓存命中,就可以直接从数据项中取出对应结果。
  • valid bit(有效位):用于确定当前 cacheline 数据是否有效。数据如果过期了,可能会设置为无效,即使命中,也需要去下一级存储中查找。以下常见情况,有效位会被设置为 invalid:
    • 缓存未被初始化时(刚上电)
    • 主存被修改(比如别的核心修改了主存对应位置)
    • 缓存替换(缓存满了,需要装入新数据时)
  • cache 查找的一般流程,使用多级 cache 的原因以及 cache miss 之后的流程

​ cache查找一般来说就是三步:

  • 地址解析:CPU 发出查找请求后一般会给一个访问地址。访问地址是三部分组成的:标签 + 组地址 + 偏移量。什么意思呢?标签包含了主存地址等其他控制信息,而组地址与偏移量则完全与 cache 查找相关:cacheline 是分组的,相当于我们首先需要知道在哪个组查找,组内哪个位置,组的起始地址。
  • 缓存lookup:已经确定了对应的 cacheline 了,就需要确定对应 cacheline 是否就是我们需要查找的内容:比较标签。如果不匹配,则发生 cache miss,进入处理 cache miss 的操作。
  • 数据检索(retrieval):如果命中,并且标志位也是有效的,则取对应数据返回。

​ 我们首先说一下 cache miss:cache miss 发生的条件很多,比如地址解析失败,缓存lookup 不匹配(对不上,或者 invalid),这里说一下最为 prevalent 的一些预防方案:

  • prefetch 机制(防止 cache miss或者降低 cache miss 率):prefetch 对于冷启动很有效(所有缓存行都无效),对于分散但体量较大的访问(需要经常切换访问位置,但切换后的开始几次访问可能数据量大且连续)也是有好处的。预加载到 cache 中。
  • 缓存行替换(防止 cache miss或者降低 cache miss 率):比如 LRU,LFU,替换缓存中最近最少或者最近最不频繁使用的项目。
  • padding(降低 cache miss 率):不进行 padding 时可能多个地址映射到同一个 cacheline,导致对应地址总是发生修改,cache miss 总是发生。如果可以选择合适的 padding,使得 cache 地址可错开,则可以降低 cache 换出的频率。

​ 那么 cache miss 之后一般是什么流程?

(1)内存读请求首先发送到最近的 cache(L1),如果L1没有命中,则继续往下发(L2,L3)。

(2)如果继续下去仍然是 cache miss,读请求最终会来到主存

(3)主存接到请求会直接根据地址去查找,查找之后数据会返回到内存控制器

(4)各级缓存需要被更新:写回操作,更新对应项(可能一整个缓存行都会被覆盖)。如果 CPU 请求是一个缓存行,那么直接返回写回后的缓存行

(5)数据返回到 CPU:CPU 取用计算

​ 多级cache的使用原因:

  • cache(SRAM)的成本比较高,考虑成本时,越快的 SRAM 越小。而越小的 SRAM 越容易 cache miss,cache miss 之后被迫到慢速的内存中取数据。为了提高 cache 命中的概率,降低内存访问时间的期望:

\[ E(T) = p_1 T_1 + (1 - p_1)p_2T_2 + (1 - p_1)(1 - p_2)p_3 T_3 + p_m\prod_{i=1}^3(1 - p_i)T_m \]

  • 页表机制带来的开销以及如何缓解,以及页表的好处

​ 首先需要回顾虚拟内存这个概念。一句话概括就是:虚拟内存使用了外存以扩大可表示的内存范围,通过 swap 机制实现了缺页中断时的内存访问请求。

  • 一般来说,分页机制会将每个进程的虚拟内存地址划分为多个页(通常4KB,取决于操作系统),对应的物理地址会划分为一个个页框,一般来说,页框和页大小是一样的。
  • 之后,维护一个页表,用于虚拟地址到实际地址的映射。

​ 干巴巴的,不好理解,来看一个例子吧。

1
2
3
4
5
虚拟页号    物理页框号
0 10
1 15
2 20
3 25

​ 每个页框对应的才是真正的物理地址。这个页表首先将虚拟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,映射的过程中,如果出现了缺页:也即页表中并没有对应的虚拟地址,这时会引发一个异常(page fault),之后立刻对这个异常进行处理:

  • 到外存或者其他存储介质中调取对应的页
  • 更新页表,建立缺页的虚拟地址到实际地址的映射
  • 重新执行缺页的指令,使得程序可以正常执行

​ 所以虚拟内存为什么可以更大?假设我们的物理地址是 32 位的,虚拟地址也是 32 位的,那么按道理来说,由于一页大小为 4KB,也即一个虚拟地址可跨 12 位地址(\(2^{12}\)),则可以对应 16 TB 虚拟内存?并不是这个意思。虚拟地址被拆分为了两部分:(1) 页地址(2)页内 offset。比如 32位 地址,低12位是页内地址(没有页内地址怎么随机访问啊,傻)。所以 32 位实际能表示的地址大小仍然是 \(2^{32}\) = 4GB 的范围。那么实际是怎么使用的呢?

  • 每个进程有一个页表(映射表),就以32位地址为例。这个页表决定了此进程最多可以被分配到 4GB 内存。但注意,页表中 目前 可能只有几页,比如,1024页:那也才 4MB 啊,假设此时,此进程需要调取某个为 X 的虚拟地址,一查页表发现缺页了:立刻触发缺页中断,只到取到对应的页,再重新执行。取到对应的页的过程可能涉及到实际物理内存的换入换出:另一个进程的某块闲置内存被换出到外存上,转而换入本进程 request 的内存。这样,本进程可以“无缝”(几乎吧,缺页中断也还是比较快的,如果缺页的频率比较低)使用对应内存。那么,假设一个物理内存只有 4GB 的设备,上面运行了 4 个进程:我可以用虚拟内存技术,每个进程都分配 4GB 虚拟内存,之后就靠缺页中断不停换入换出。

​ 所以好处很显然:可以摆脱物理内存的限制,利用外存或者其他设备获得更大的可用内存。开销:虚拟内存的访问实际上是两步:(1)假设不考虑 cache,那么我第一步要去主存先查一波页表,本地完成内存映射之后,还需要再去主存取真正的数据,从访存方面可见已经两倍了(2)假设发生缺页中断,这就更慢了,外存和内存之间通信,即便有 DMA,速度还会比内存通信慢。

​ 解决方案:TLB(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,转译后备缓冲区,或称页表缓存),如果某个虚拟地址存在于 TLB 中,我们就不用去主存查页表,可以直接从 TLB 中取出映射后的实际物理地址,通过对应物理地址直接去取页,这样也很快。另外,如果页表太大了,则也可以设置多级页表,虽然会降低访问的速度(多次映射),但是可以避免由于内存碎片化而导致的无法分配的问题。

​ 讲到分页,我这里还有两个需要讲的:

  • 分段:简单理解就是:段是变长的页。页大小一般固定,但段可变,所以段表不仅需要基地址以及映射方式,还需要长度这一信息。
  • CUDA 与分页机制最有关的是 pinned memory (cudaMallocHost),此部分内存分配后,页即被锁定(不用担心被换出),消除了缺页中断的可能。另一方面,这部分内存与GPU交互时是不需要走 PCIe 总线的,DMA 可以直接让 GPU 设备访问对应主存区(厉害啊)。走 PCIe 总线的基本都是 CPU 参与的传输(因为CPU要发出读写请求)。

  1. GPU 内存层级架构 - Cornell Virtual Workshop: https://cvw.cac.cornell.edu/gpu-architecture/gpu-memory/memory_types [^ 2]: https://cvw.cac.cornell.edu/gpu-architecture↩︎

  2. https://cvw.cac.cornell.edu/gpu-architecture/gpu-characteristics/threadcore↩︎

  3. https://developer.nvidia.com/blog/using-cuda-warp-level-primitives/↩︎

  4. https://docs.nvidia.com/cuda/cuda-c-programming-guide/index.html#warp-matrix-functions↩︎